今年7月10日至16日
為全國第33個節能宣傳周
,
低碳,指較低(更低)的溫室氣體(以二氧化碳為主)排放。低碳的內涵為:低碳社會、低碳經濟、低碳生產、低碳消費、低碳生活、低碳城市、低碳社區、低碳家庭、低碳旅游、低碳文化等,核心內容為低碳生活和低碳經濟。
低碳生活;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,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等方式,盡可能減少自身的碳排放量。例如,步行、騎行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代替開車,減少食物浪費,使用環保袋等可再生資源代替塑料袋等。
“全國低碳日”,旨在堅持“以人為本”的理念,加強適應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,普及氣候變化知識,宣傳低碳發展理念和政策,鼓勵公眾參與,推動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任務。
減少用電量:關掉不必要的電器,盡可能使用自然光線,選擇節能燈具。
理性消費:在購買電器等產品時,優先選擇能耗低、環保的產品。
減少用紙量:盡可能使用電子郵件、網盤等電子形式存儲文件。
減少用車量:盡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系統、步行或騎行等方式出行,減少駕車出 行的次數;選購汽車時,盡量選擇小排量汽車。